初冬来临,齐大附中的校园里银装素裹,积雪在阳光下耀眼夺目,象一幅有诗意的图画! 2019年11月27日,齐大附中教师专业化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在5楼会议室如期举行。
此次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 “以德立身,以德立学,以德施教”,助力教师成长,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,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,提高教育教学能力,为今后的扬帆起航夯实基础。
学校聘请朱志森老师以《为师之道的教育智慧》为主题,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。
讲座由李从举校长主持。
本次培训包括两方面内容:
一是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。
二是为师之道的教育智慧!
朱老师讲到,教学不仅是把规划内的课程、问题、内容以及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效果,通过学校课堂讲授,课后布置作业,阶段考试这几个显性的工作环节完成好,同时还包含着很多隐性的教育内容,这又恰恰是孩子们成长与持续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!却没有包含在课程标准中,当然也不可能包括在测验结果中。对于学生最重要的并且不可或缺的需要终身学习的东西,来自于老师每时每刻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。
朱老师从未成年孩子的自我认知开始,讲述了孩子们的“镜中我”的自我认知,这个“镜子”就是“重要他人”(家长和老师、同学)对他的评价和认可,从而形成他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认知,这是孩子们未来自我效能感的发源地。所以智慧的教育者在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,应该呵护孩子的“镜中我”的形象,为了孩子的未来,我们需要给与他们及时且恰当的鼓励和欣赏,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孩子自尊的形成过程是渐成模式,未成年孩子的自尊是依赖型自尊,他们需要通过比较来确认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为此智慧的教育者应该避免比较带给孩子的自卑状态。
朱老师以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为例,讲述了李希贵老师在教学考试中的自我比较方式,学生与自己比较,这更能激励孩子们学习的内驱力。
教师们认真听着记着~
朱老师通过心理学的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,重点说明了童年的安全感对一个孩子终身的影响,而这种安全感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安全,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安全感,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,他在遇到问题时会呈现出三种状态:一是打,二是逃,三是僵持不动,当我们的孩子在家庭中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模式,无人约束,放纵甚至家长一切听孩子的,根本管不了甚至不敢管时,孩子就会在学校表现出偏差行为,甚至伤害他人,这样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他就会以暴力的方式发泄愤怒伤及他人,视频中老师的悲剧无不令人痛惜,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,我们老师一定要懂得孩子成长的心理经历,才能更好的施教,发挥出教师的教育智慧。
关于找家长的问题,朱老师以《电影狗十三》中的节选,影片中的孩子喜欢物理活动小组,喜欢天文,但是老师为了高中考试的名额和在班级中的分数排名而找家长,让家长给孩子施加压力,改变孩子选择英语课外活动小组,教师因为自己的需求而找家长,对孩子而言缺少尊重,真正智慧的教育者应该以尊重孩子的方式对待孩子的选择,而不能已分数和升学指标为标准满足自我需求。
孩子在成长发育期,因为大脑的控制行为中枢尚未发育完善,大脑需要时间来逐渐完善,对于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:好奇,好动,情绪不稳定,激素巨变的青春期等等,我们该如何对待?
朱老师用心理学中的“期待效应”解读了罗杰·罗尔斯的故事,当老师把孩子未来呈现的具体和信任孩子一定能实现时,孩子的信念就在努力中迅速升值,并且这种自信会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最后朱老师用汤普森的故事,为我们描述了智慧的教育者以“爱”育人,用帮助成就泰迪的一生,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,教书和育人是相互渗透的,是同等重要的,泰迪在失去了母亲以后,内心的痛苦,孤独,不安全感让他无法专注地学习,更让他无法表达,仅仅因为送给老师的一个小小的礼物,使他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,感受到了被老师不放弃的关爱和帮助,感受到了温暖和努力的价值,最终他感恩老师说:是汤普森老师让他知道了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,这种自信是老师的爱给予的,但是老师却说:是泰迪的人生经历让他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,这个故事使我们明晰了育人中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比知识更重要,教育中的身教比言教更重要!智慧的教育者会把情感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的细节中,去发现,去帮助,去温暖,去成就孩子的一生。
汤普森的教育启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践行!
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: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,爱是教育的前提,朱老师用智慧的教育者李希贵和汤普森诠释了“爱的教育”。
通过培训,使老师们深刻的认识到,心中有爱,有情,有关怀才是教师的核心素养。
李从举校长在培训总结时强调,全体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,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,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,学习和积累教育智慧,努力践行“爱”的教育,在“以德立身”中提升自我修养,为人师表,不辜负职业担当。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、学生成长规律,“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,言传和身教相统一,”用爱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。
教师们分享的学习纪录和心得体会及践行案例